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德育工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 郑雪辉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06-02-22  点击:2145 

开好主题班会   提高班级管理成效

 

长汀一中  郑雪辉

 

    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有计划地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班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题班会是一种极受师生欢迎的极富教育意义的组织形式。所谓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委会组织领导开展的一种自我教育自学成才活动,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主题班会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如果组织得好,对学生思想的转化和良好的班风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怎样组织和召开主题班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呢?根据实际工作体会,我觉得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班级实际,确立和策划班会主题

    主题班会是班集体建设的一项必要活动,它可讨论思想品德问题,也可以讨论班级工作,还可以让学生谈认识、交流思想、介绍经验,开展表扬与批评。开好主题班会,首先要确立与策划好主题。主题的策划,具有导向性作用,它将确立班会的发展方向,并达到预期的目的。主题的确立与策划要把握好三个原则:教育性、针对性、计划性。

1、确定教育目的,富有教育性

主题班会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自始自终贯穿、渗透着极强的教育性。主题的确定与设计,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决不能搞形式,走过场。例如,针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模糊或错误,可以组织《为什么而学习》、《以优异成绩向祖国汇报》等主题班会,要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可以组织《人生路怎样走》、《生命的意义》、《让世界因我的存在而美好》等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的教育目的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类:(1)思想观点、政治立场、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如对学生进行人生理想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三个代表”思想教育等;(2)端正好学习目的、态度和方法的教育,如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教育,进行学习方法、经验交流等;(3)创“三好”、比贡献教育,如对学生进行创“三好”教育、“五讲四美”教育,爱集体教育、爱劳动、比贡献教育等:(4)安全方面教育,如交通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关注生命、关爱他人等。

在确立和策划主题班会时,必须思想明确,知道主要是解决什么思想问题,应该怎样贯穿教育性,达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的认识。只有这样,主题班会才有实效,才不会流于形式。

2、结合学生实际,注意针对性

主题班会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主题的确定必须寻找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的思想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及身心特点,思想发展的脉络,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实际,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广泛选取题材,进行筛选、提炼、策划、组织、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高一时,学生因为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他们大多数都希望能好好学习,给学校中的新教师、新同学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因而表现就比较好。作为班主任,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及时地对学生们进行点拨、引导,组织诸如《要珍惜学习的好时光》、《向童年告别》、《我的大学梦》、《我爱我的班集体》等主题班会,使学生的心头升起理想的光华,使他们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

要做到有针对性,班主任必须善于搞好调查研究。作为班主任,对于本班学生的精神状态、学习风气、健康状态、舆论、班风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摸清学生状况,抓住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促使学生的思想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例如,针对部分学生半期考后成绩下降的情况,班主任应该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分析原因,然后召开“改进学习方法和时间赛跑”的主题班会。使同学在讲座和交流中明白苦学、巧学和乐学要结合起来,才能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的道理。

3、认真确立主题,做到计划性

主题班会必须有计划性,有严密的序列步骤,不能随意而发。教育性、计划性三者是统一的。首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出一个总体方案。其次,对所在学期的班会活动有一个总的计划。第三,对组织每一次班会要有一个具体的计划,如选择什么样的主题,采用哪些内容和形式,达到什么教育目的等等。有了计划,主题班会就会目标明确,进行顺利,能够较好地达到预期目的。

二、 根据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组织形式

班会的主题确立和策划好之后,第二步就是选择形式和实施问题。班会的形式要符合青少年的特点;要不拘一格、丰富多彩,要充分做好发动,准备工作;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班会的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统一起来,溶为一体。

1、切合实际    注重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中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阶段。他们思想活跃,乐于思考,对新鲜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喜欢参加新颖活泼、知识性强、富于幻想的活动,而对抽象的、空洞的说教不怎么感兴趣。因此主题班会必须适应中学生的这些特点,多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把思想教育渗透在活动之中。

例如:要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时,我就在会前组织学生搞家乡调查,让他们去浏览家乡的名胜,访问老人,查阅有关家乡的历史和现状等,然后让他们把调查所得拿到班会上交流,同学们在活动中深受鼓舞,为自己生活在汀州而自豪,也坚定了早日成才、把家乡建设得更美的信心。

2、灵活多样   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开好主题班会,除了要有好的主题之外,还必须注意形式的多样和生动。高中主题班会可以有如下一些形式:(1)主题报告会;(2)演讲和竞赛;(3)座谈和辩论;(4)野外活动;(5)社会调查成果汇报;(6)文艺表演;(7)技术操作,实物交流;(8)经验介绍。

班会的形式是丰富多彩,不能搞一种死板的模式。只有多样化,才能适应青少年学生的特点,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满足他们求知、增长才干、抒发思想感情、关心时事政治和走向社会等多方面的需要,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使他们受到教育和锻炼。

需要强调的是,应该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能发挥最佳效果和最富教育意义的形式,以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智慧的启迪,人生道路的选择发生影响。

3、充分发动    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俗语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成功的主题班会就象一台进行现场直播的综合性电视节目,具有较强的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充分的准备才能使班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从班会的开始到结束的每一个细节,在开会前都要做好周密的安排,特别是一些汇报式的主题班会,要提前布置学生调查、研究,则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准备的过程本身也是不断教育学生的过程。

4、以生为本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主题班会的策划与实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更重要的是发动学生,使学生成为班会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主任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出来的,因此,在准备、组织召开的过程中,班主任既要发挥班干、团干的桥梁、纽带作用,又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指导学生,让学生既当主人、又当参谋,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由老师包办代替。

例如,在进行名为“面对挫折”的主题班会,班会前先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一些小品,内容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遭遇的挫折。然后组织全班同学来观看并讨论怎样面对这些挫折。由于整个班会过程由始至终都有学生的参与,教师只在其中起到指导、点拨的作用,学生在之前已投入了时间、精力,在班中已形成一股讨论的热潮,所以在课堂上几乎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在最后全体同学形成了一个共识:要勇于面对挫折,客观分析、冷静思考,或请教别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班会虽然随着一曲“爱拼才会赢”结束了,但它让同学在活动中接受了教育,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也给全班同学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5、引入多媒体工具,加强直观效果。

现代社会到处充满了诱惑:五光十色的电视、电影节目,五花八门的电子游戏、杂志无不吸引着青少年的注意力。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还只用干巴巴的说教来进行教育,则很难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使用多媒体工具,通过录像能带领学生到不轻易到达的地方或重温过往的历史;通过计算机能让学生快速地获得大量信息;通过音乐能渲染气氛、带动活动的高潮。据有关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50%,如果视听结合起来记忆的内容达到65%。因而正确使用多媒体工具能够促进学生接受观点,提高教育质量。

三、要善于深化主题的巩固成果。

班主任除认真考虑主题班会的选题、组织形式外,还要认真考虑主题如何深化和成果如何巩固,怎样让学生进入并保持最佳状态。这就需要搞好主题班会的总结,并在总结中善于“借题发挥”,点到实质,“举一反三”,以教育多数学生。同时还要搞好“追踪教育”,以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

1、班主任要善于总结、集中和提炼

做好总结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主题班会当中,学生的认识有时并不是一致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时还有分歧,有些发言往往有片面性和局限性。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和认识水平方面的原因,他们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看不到本质;有些仅凭个人好恶来判别事物的善恶,美丑、尚缺乏客观的标准;有些发言有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而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断。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就要利用总结来启发、诱导和点拨,使同学们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认识到召开班会的目的、认识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总结中,要针对学生的认识给以集中、分辨、提炼和升华,使学生的认识有提高,行动有准则,前进有方向。

2、班主任要善于“借题发挥”

“借题发挥”是班主任必须掌握和经常运用的手段。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当适时的抓住各种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有一次,作为班主任的我对两个学生的座位作了调整,事后有不少同学提出了换座位的要求,而且多数是成绩较好的同学。由此,我布置了“由座位说开去”的主题班会,并列出一系列与此相关的问题,要求人人都要写发言提纲。我提出的问题有:我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哪个更重要?歧视后进生产生的后果会不会对你的学习带来影响?你知道怎样珍惜同学之间的缘份吗?如果你来排座位,你将怎样满足人人都渴望理想座位和理想的同桌的需要等等。班会以后,学生们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白了集体的兴旺是每一个同学学习利益的保障,每一个同学是班级的一份子。事后不仅再没有同学要求换座位,还有些学生积极要求和成绩较差,纪律较差的同学同座,以帮助他们共同进步。

“借题发挥”还指在班会总结中,班主任要善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使主题班会发挥出多种教育作用。

3、班主任要做好“追踪教育”、巩固班会成果

要使主题班会真正起到教育作用,决不能忽略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也就是在班会后要进行“追踪教育”。

一是在主题班会活动之后,要及时掌握来自学生中的信息反馈,抓住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变化,继续加以引导,促其升华。力争在每次活动之后,让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并使他们在行动上有所表现。二是班会做出的决定,班委会要认真监督执行,并付诸行动,从现在做起。例如,在召开了《你为集体做了些什么》主题班会后,就要及时表扬那些关心集体利益,为集体做了好事的同学,对于差的,要批评指正,只有这样,主题班会的成果才能发挥出它的效用。

总之,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只要我们留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选择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主题,和学生一起组织、策划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必定能引起学生共鸣,引导学生全面、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