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小议构建和谐班级——07学年德育工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07-01-23  点击:2419 

小议构建和谐班级

 

长汀一中  谢仰金

 

和谐班级以学生为本,是一种把学生作为理性思考的逻辑起点,一切为了学生的需要、成长、发展,实现个人价值的学校社会价值体系。和谐班级不仅是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和谐,而且是各种教育因素(教与学,环境与设施,管理与教育等)的和谐,归根结底就是达到学生之间的和谐、师生之间和谐,学生与集体的和谐,学生与知识的和谐,师生与自然的和谐。本人通过一段时间实践,就如何加强和谐班级建设谈谈个人看法。

一、以活动为载体,增进学生友谊,凝聚班级合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指出:“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尊重其人格、需要、情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指导他们逐步学会自我激励、自定目标、自定计划、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做自己发展的主人。”为此,要求“设计多种形式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认识、实践,通过活动促进发展。”根据这一思想,围绕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我班每月举行一次学生协作互助交流的大型活动,提高班级凝聚力。

9月,举行天安门国旗传递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我班承办的是毛泽东与傅连暲友谊故事的主题活动,但班级刚组建不久,为促进学生彼此了解,于是我详细布置,周密安排,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力量,给他们沟通交流机会,班级集体意识开始突显出来,效果很好。

10月,开展辩论赛,主题是“网络技术对青少年学习的利弊”。正反方两大组学生准备充分,辩论激烈,个人才华展示了。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增进友谊,而且有利于班主任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思想动态,心理状态,语言表达力等。

11月,举办运动会。文科班女生较多,男生体育实力又较弱,又没有体育特长生。报名前,我班学生普遍认为实力悬殊,不能取得理想成绩,悲观失望。我与全体学生及时沟通,并介绍各班情况,要求大家根据自身优势选报项目,争三保四。任务下发后,大家积极锻炼,信心十足。结果不负众望,获得季军。事后,我不仅鼓励表扬,也向同学表明道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切才有成为可能,从而树立“我行、我能行、我必须行”的班训理念。

12月,总结半期以来的得与失。学生从习惯、方法、时间、状态、影响学习因素等方面以书面、演讲形式进行汇报,让学生互相借鉴,扬长避短,争创佳绩。

2007年1月,以各种形式开展庆祝元旦活动。写祝福语给老师、家长,进行感恩教育;给同学、同桌写出一条勉励的友情语,表达友谊之情;举行元旦晚会,挖掘、发现才艺的学生,增加对学生的了解,拉近师生之情。

二、以健康为平台,化解心理问题,促进班级良性发展。

通过班干、老师、自己观察班级意见箱等各种途径搜集班上信息,发现班级学生心理问题颇多:信心不足、自悲失望、懒散、敷衍塞责、小家子气、斤斤计较,与同学易产生冲突矛盾,叛逆心较强,擅于伪装,学习习惯不好,早恋等。面对这些问题,根据席勒《美育书简》所指出的,“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为此,我采取以下措施来化解问题。

1、充分调动班干工作积极性,充分利用心术正、思想好、积极向上的学生做好本班问题学生的工作,以发挥同龄人的优势。

2、投影或朗读有关《德育报》摘录的“讲给学生的故事”、“给学生的建议”,使问题学生受到一些启发,尽可能避免再犯类似的问题。

3、自己撰写“班主任给全班同学的寄语”,如“我们是一家人”、“学会赏识”等,贴在后墙上,供学生鉴赏,从中悟出其中的真谛;或印发一些有关学习、生活、心理调适的精辟优秀文章,如《学习可以改变命运》、《文科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如何高效学习》等,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4、播放学生喜闻悦听的歌曲,进行侧面教育,陶冶情操,以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团结向上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相逢是一首歌》、《相亲相爱》等;正气歌曲《浩浩乾坤》、《精忠报国》;立志歌取《少年壮志不言愁》、《男儿当自强》;理想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还有钢琴曲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等。

5、播放央视12套《心理访谈》一些涉及到班级问题的有关节目,让学生间接得到心理专家的调适,能起到一定的辅导作用。

6、个别交谈教育,反复抓,抓反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以家庭为支撑,加强家校交流,树立双赢意识。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班级建设也是一样,除了平时学校教育外,需要家长的配合支持,双方有力结合,才能达到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教育的重要支撑点。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补充。要使学生各种因素得到和谐发展,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发挥主导作用,巩固学校教育的成果。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家长平时较少主动与学校沟通,家庭教育力量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要改变这一状况,班主任则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既要注重平时学校教育,又要制定采取策略加强家校联系,争取化被动为主动,让家长一起关注教育的实施,树立共建双赢意识。我认为,这方面工作应注意几个问题:

1、有计划、有目的,长期的与家长联系。班主任向家长反映情况,不能随心所欲,心血来潮,不能等学生出现严重问题后,诉说学生不是,好像成了“告状”,家长容易产生误解,怕与老师沟通。若经常保持交流,不仅有助于家长对老师的理解,更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在家、在校的情况,对产生的问题,双方都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健康正常发展。

2、全面分析、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反映情况。人心都是肉长的,哪个父母不关心、不疼爱子女?所以,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家长心理,尽量鼓励表扬为主,适宜指出优缺点及其利弊,力争把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切实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同时,反映内容包罗万象,如成绩、心理、思想、行为、纪律、习惯、近期状况等,力争改变家长只注重成绩的现状,以利于学生身心良性发展,也更利于抓住学生的变化,及时对症下药,使学校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续。

3、不同性别、不同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要有针对性,实行个性化教育。特别是对个别用常规方法进行教育,效果欠佳的学生,采取这种方式,能让老师和家长共同研讨帮教措施,统一口径,互相配合,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位卑未敢忘忧班。我们每位班主任都在沉思,都在探索,构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和谐关系,形成民主平等、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良好风气,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懈努力,不断追求。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