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九、教师教学常规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07-11-03  点击:1947 

九、教师教学常规

 

教学常规是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教学基本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认真贯彻教学常规,可使教学工作纳入规范的轨道,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福建省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管理意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如下教学常规。

一、制定教学计划常规

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教学计划的制定,应通过备课组集体讨论,然后由备课组长执笔完成。教学计划应包括:

1、学期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学期教材在学科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期教材的基本结构及系统,学期教材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

2、学期教学任务

提出学期教学在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及思想教育的渗透三个方面的目标和要求。

3、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分析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及学习能力、习惯等基本情况。

4、教学进度

按教学内容顺序,写出章、节或单元的教学时数,包括复习、检测、实验、参观的时间安排。

5、教学计划还应包括备课组活动中心发言人安排,公开课安排,单元过关考试安排,青年教师结对子安排等内容。

二、备课常规

(一)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迅速提高教师备课能力的一种方式。它能发挥教学力量的群体优势,使大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并把“以老带新”落实到实处。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是:

1、集体备课每周一次,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要有活动记录。

2、中心发言人就集体备课内容在集体备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并做好书面发言。

3、备课组其他教师就中心发言人内容补充意见、充分讨论、形成共识。

4、集体备课的内容为下周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学进度安排,教材分析与处理。

2)确定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和典型例题。

3)科学地设计教学程度,使教学程序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

4)根据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与习题。

5)周末练习、阶段练习、单元测试题的精选与命题。

(二)个体备课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就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教材处理、重难点突破等环节认真备课,编写教案。备课做到五备:备课标,胸有全局;备教材,心中有数;备学生,心中有人;备教法,灵活有序;备学法,积极引导。

2、教案要规范,包括课题名称,课的类型,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程序,教后反思等。

3、对于习题讲评课,备课前应向学生调查了解,保证讲评课的针对性。

4、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练习,备课时应自己先做一遍,要做的实验,自己应先操作一遍。

三、上课常规

提高课堂45分钟教学效率,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基本要求如下:

1、要树立新课程理念,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注重课的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教学层次性强、思路清晰。

4、面向全体,讲练结合。注重例题精选和设计,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

5、教态自然、大方,语言简炼、生动,板书工整、有序。

6、教龄3年(含3年)以下的教师每学期至少开一次公开课,其它教师每学年至少开一次公开课。

四、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常规

(一)布置作业的要求:

1、作业内容要精,量要适当,避免机械性的重复;

2、训练范围要广,既有基础巩固作业,又有能力提高作业;

3、训练方式要活,训练题型要巧,训练格式要规范。

(二)作业批改与讲评的要求:

1、及时收、及时批、及时发、及时评;

2、要求全批全改,提倡对部分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面批面改。

3、明白学生的作业思路;

4、客观进行评定;

5、有针对性、突出重点的讲评;

6、提倡做错题笔记。

作业批改做到五个统一:年级作业量统一,批改量统一,批改次数统一,批改符号统一,批改等级统一(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五、课外辅导常规

(一)辅导内容:

1、解答问题疑难;

2、辅导“差生”提高;

3、指导学生学法;

4、指导完成作业;

5、学习态度、方法、目的的教育。

(二)辅导要求:

1、了解学生,有的放矢;

2、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3、指导学法,培养兴趣;

4、热情诚恳,诲人不倦。

六、复习与考试常规

复习与考试是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将知识系统化的重要手段,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要根据本学科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搞好复习与考试,进行终结性评价(学科结束时进行),形成性评价(阶段进行)和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

(一)复习基本要求:

1、针对实际,制定计划;

2、连点成线,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强化双基,发展能力;

5、传授方法(复习方法、解题方法和考试方法),总结规律。

(二)命题基本要求:

1、命题要依据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实际;

2、命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一定的覆盖面;

3、命题要突出重点和难点,要兼顾双基,侧重能力;

4、命题要准确地把握好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

(三)考试与检测的基本规定:

1、高一、高二各学科实行统一的单元过关考试,考试时间由年级统一安排。高三实行月考。

2、变单一的书面考试为灵活多变、形式多样的检测;

3、端正考风,严肃考纪;以考风促学风;

4、评分要客观公正;

5、及时改卷,及时评卷,及时上报成绩,及时分析试卷,及时寻找补救措施;

6、单元过关考试成绩,均应记录在案,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

7、学期、学年总评成绩按如下标准计算:学期总评:平时占30%,期中占30%,期末占40%;学年总评:第一学期占40%,第二学期占60%。学年成绩不及格要补考。补考一般在开学前二周进行。

七、教学分析和总结常规

教学分析和总结是对已完成的一节课、一个单元(章)、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过程、效果、原因及时地进行客观分析、论证和评价。是教师进一步认识和掌握教学规律,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

1、坚持写好“教学反思”,做到课课有收获;

2、坚持做好单元分析和试卷分析,教与学的情况心中有底,教案中有记载;

3、做好学期学年教学工作分析总结,内容包括: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学生能力发展状况,主要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改进的措施。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