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备课要渗透的 一二三四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07-09-18  点击:1776 

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备课要渗透的 一二三四

长汀一中  胡金木

 

一、渗透新理念而不忽视”三基”
    在课程教学中要贯穿新课程理念。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区分于旧教材最大的变化是,在模块中展现现代生活中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的理论,一改往常教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设计思路.让更直观 具体生动活泼 乃至可触摸的生活知识 经验体会等,诱发学科的情趣.学生读、看、听、说都有话可说,课堂氛围也轰轰烈烈,但学生往往课后一片空白,知识性没掌握,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此等情形要避免走形式.因而必须始终重视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思想方法。在备课中要渗透以下几个新课程功能和变化:其一,教学目标多元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的角色地位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即当运动员而不是裁判员;其三,教师的教学策略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向重学生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作为德育功能的思想政治课,无疑要重建学科教学价值观: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按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重组教学内容;综合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方案,适时给予学生以人文观的熏陶等等,这样新理念和”三基”才能并行且贯彻落实。
    二、把握知识牵引规律和知识运用规律的客观性
    在新课程备课中要抓住知识规律和知识应用规律的学习。
    1.
把握知识规律:即引导学生弄清本堂课所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本堂课与以往所学的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要用图、表或条理清晰的语言表述知识结构,以帮助学生将客观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主观的认知结构。如《经济生活》投资的选择中涉及投票债券 保险 存款,采用表格形式,列出它们的风险性、收益性、流通性、安全性,让学生对知识的牵引一目了然.
    2.
把握应用规律:即引导学生明确知识应用的范围;学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切入点的选择方法;总结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巧。如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措施,可联系运用当前国家出台的几个宏观调控的政策作为载体,阐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所起的作用及对不同的经济问题采用不同的措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此来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针对房地产业连续出台国八条国六条和土地审批权等,打的是组合拳;对股市一路牛气冲天,中央适时运用货币政策,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和存贷款利率;对汇率的调整也体现中央的底气,针对外汇储备的增加,扩大进口,鼓励企业向海外扩张等;为遏制高能耗,完成节能降耗减排目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签订责任状,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三箭齐发严防死控.

三、注重课堂活动的三个环节衔接
    1. 情境创设环节(新课导入)-------引发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要广泛采用情境导入、设疑导入、形象导入、故事导入、诗词导入等,一进入新课就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情境创设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如:《经济生活》中涉及的三大民生问题(教育、医疗、房子),它们直接给每位学生以现实的感受,老师用新旧三座大山对比,用三座大山学生很容易理解,但用新三座大山设问,学生众说纷纭,课堂气氛由此而来: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经济生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非公有制的认识,让学生从一天到晚的经济活动入手:买早点、文具、工业园区的入驻企业、逛超市购物、到麦当劳,分析非公有制经济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的密切联系性,挖掘出他们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2.
新知识学习环节——实现知识内化形成学科技能。备课中解决两个问题: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在新知学习阶段重点是让学生把握知识规律。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社会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新教材每课后都有一个综合探究题,教师应充分运用起来,特别是在课前预习中引起足够的重视,主动让学生事课后去介入,并且学习下一新课前,一定要对综合探究有结题性认识.三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恰当地布置小组活动课题,组织学科内兴趣小组,如时政热点点评互动活动,让学生活学活用,即时反馈知识信息,学生的时代感时代气息由然而发.在课堂教学上坚决杜绝满堂灌,教学方式、教学载体、教学时空的适时变换,融入多媒体、网络资源,进一步把教学容量加大加密,可避免传统的拖泥带水,尽显山露水一片艳阳天.
    3.
知识应用环节——重点是让学生把握知识的应用规律。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所以要精心设计训练题,题型要多样化,注意精练性和典型性,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为此应该设置智力台阶:基础性应用即与教材上的例题同结构、同题型、同难度的模仿性练习题,用于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综合性应用有两个维度,一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二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与已往已学的相关知识的综合;发展性应用:有三个维度,一是一题多解,二是多题一思路,三是学科综合。
    四、回归考纲、落实四项训练
    在新课程教学中要始终贯穿训练,即观察能力的训练、操作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的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观察能力的训练如<<政治生活>>的公民的权利,让学生透过几种民主形式(选举和监督),观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经济生活》中多变的价格,让学生先行了解观察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指什么?再观察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决定是谁(价值),主要影响是哪些(供求关系变化), 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是怎样发生改变.操作能力的训练可用相声小品、现场模拟、新闻发布会(记者访谈)、在线连接、网上交易等形式来体现学生动手能力,如投资理财方式的选择,买保险还是股票抑或存款,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表达能力的训练最好的形式就是即兴表演、 辩论会和演讲,如对效率和公平的正确关系,二者有无一致性和矛盾,如何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就可设计即兴辩论开门见山;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辅之以必不可少的课时单元练习,强化回归基础,巩固知识,把传统的讲练加以扬弃,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所以以四项训练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来全面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多元化,让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常态化。

俗话说:兵无常势、兵无常规,在新课程实践教学中应能因势利导,善变中又能善于包装,打造立体交叉式的教学模式,服务于三基,准确地领会新课改意图,完成新型教师角色的转变。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