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音乐欣赏教学整合之初步尝试
长汀一中 廖 虹
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欣赏教学的整合,就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欣赏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音乐欣赏教学的最佳效果。
当前的音乐欣赏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虚幻的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化、具体化,零乱的知识条理化,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但是,现代信息技术下的音乐欣赏教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没有把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实现二者的最佳整合,例如:教学中往往以多媒体为主,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盲目追求形象化,忽视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等。
那么,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怎样实现最佳整合呢?我们可以用如下方法:
一、用现代信息技术配合教师对乐(歌)曲背景因素的介绍。
背景因素,即围绕乐(歌)曲的产生而折射的社会历史状况。教师给学生介绍某一乐曲的创作背景时,可选用多媒体电脑快捷的手法,恰当加入一些生动的画面配合讲解,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欣赏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之前,教师一边介绍《四世同堂》的剧情,一边让学生观看剧中主要片段,让学生知道这首歌是以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前后的北京为背景,描写了沦陷区广大人民血与泪交织的生活和人民大众逐渐觉醒的过程以及顽强不屈奋起抗敌的精神。学生在欣赏之前,了解了这首歌的背景因素,为他们欣赏歌曲作了充分准备。
二、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教师分析作品音乐基本要素。
音乐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互相结合,形成音乐常用的"形式要素",如:节奏、曲调、和声、调式、曲式等。在分析某一作品的这些基本要素时,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入音乐内容所展现的画面,使学生理解、感受音乐要素。如:欣赏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第五段《水云深际》时,让学生边听边看,画面上波浪翻涌,连绵起伏,水鸟在云际鸣叫、飞翔,一会儿在浪花中嬉戏,一会儿在高空中翱翔。自由自在,富于生气的画面,使学生很自然地理解到琵琶运用颤音、泛音的技法以及其他乐器在音区、音色上所起的作用。
三、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绎学生所要欣赏的整首乐曲。
教师安排一个作品让学生欣赏,首先要根据作品内容选择与听觉直接相关的视觉画面,这画面可以是直接的演奏场面,也可以是间接的主题联想画面。如:在欣赏《蓝色多瑙河》全曲时,让学生一边观赏多瑙河的粼粼波光和沿岸的魂丽风光,一边倾听华丽优美的旋律,这种形象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使他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美感,对音乐会有更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四、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记忆乐曲主题。
主题是乐曲中具有特征的、并处于显著地位的旋律。它表现一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为乐曲的核心,是其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要素。所以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听唱并记忆乐曲的主题音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主题音乐所反映的画面与听唱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的记忆。例如:学生记忆《沃尔塔瓦河》的主题音乐时,教师可让学生一边随着音乐演唱,一边欣赏沃尔塔瓦河两岸秀丽的风光。这样将视、听、唱结合起来,加强了学生对主题音乐的记忆。
那么,现代信息技术在与音乐欣赏的整合当中又起了什么作用呢?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欣赏整合,可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欣赏绝不只是听觉的欣赏,视听结合的欣赏更适合于中学生,二者结合能帮助他们完整地体会和理解音乐,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求知欲,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我们欣赏《英雄赞歌》这首充满激情的战斗歌曲时,当耳旁响起了"风烟滚滚唱英雄"的歌声,影视画面出现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整个心灵就已开始震撼。在听到"敌人腐烂化泥土,勇士辉煌化彩虹"时,我们又看到英雄王成举起爆破筒冲入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悲壮画面。这首歌的旋律连同这悲壮的场景,永远定格在师生心灵的深处。这就是音乐审美与影视审美的结合所产生的完整的美。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欣赏教学,能够加强情意。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情意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已消逝的历史氛围,使学生进入历史的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利用电影剪辑、电视录像、历史革命歌曲录像带(碟)等产生的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使学生在正确理解音乐的同时,激发出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思想感情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如《黄河》一课,运用多媒体电脑快捷的手法,将一部作品完整地展现给学生,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强烈的音响刺激着人们的感官,使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无不为作品而振奋,无不为伟大的抗日战争而呐喊,沉浸在作品的特定意境中。
三、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置情境,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音乐作为最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把自己的理解、感受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我们把多媒体手段用于教学导入,它多彩的画面、清晰的声音、生动的情节,使学生很容易进入教学情景,活跃其思维、发展其智力。例如,在欣赏外国民歌前,播放几个国家的生活片段,展示其国家人们的生活环境、民族服饰、地域风情等,学生如身临其境,许多学生自然产生了了解其国家的音乐的要求,这就达到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主体加入学习的目的。
四、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需要想象,音乐创造想象。现代信息技术将音乐中含蓄的感情外露,化为外景,进而诱发学生的想象,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理解意境。如指导学生欣赏一首描写草原人民生活的乐曲,可播放MTV,展现辽阔的草原上骏马奔腾的画面,让学生在视听结合中,放飞想象的翅膀,在身临其境中体验感情,把音乐欣赏从官能欣赏发展为情感欣赏。
我们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要注意到:多媒体只是一种工具,要利用它为音乐欣赏教学服务,而不能让音乐欣赏服从于多媒体。
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欣赏教学的整合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这一课题的研究对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还需要我们音乐教师深入地进行探索研究和实践,把现代信息技术对音乐欣赏课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