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纯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国至上的光荣传统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民主鲜活的教风学风

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来源: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日期:2006-03-27  点击:995 

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走进新课程的思考

长汀一中  廖红鑫

 

课程改革很快就要在我校全面实施,作为已有20多年教龄的老师如何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重新去适应课改的需要,这是我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有关数学课改的文章,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的要求,我认为,数学教师将面临下面的一些问题,同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教学目标,变单一为整合

传统教学,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作为惟一目标,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强调:既关注知识和技能,还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应更注重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体验探索过程,并形成对数学良好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和情感的体验。

二、教学方式,变灌输为主动获取知识

传统教学的模式,课堂教学几乎是教师一言堂,老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听得很乏味。即使是一些很有名气的教学示范课或观摩课,大都是只见老师不见学生的表演秀。老师把学生的探索过程完全给取代了。课改后,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主张学生上课要说话要动手,又说又动,又说又做。课堂设计将由“给予知识”转向“引导活动”。学生不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活动主动获取知识,获得体验。

三、教学模式,变僵化为灵活

反思传统的教学模式总的特点是僵化、教条。如传统的“五步教学法”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课程改革允许根据特定的课程,提倡采取灵活多变,有效的教学模式。如,可以是“质疑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质疑——带问题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解疑释题;可以是“辨论式”的教学模式:学习新教材——质疑问题——分组讨论——展开辩论——师生总结;还可以是“活动式”的教学模式:课前,明确活动主题——各自搜集资料——课上师生共议主题——课后体验实践等。

以上这几种教学模式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调整,灵活运用。

四、教学手段,变滞后为现代

教学实践证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产生重大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只凭“一张嘴,一根粉笔、一本书”的教学现象随着课改的开展将成为历史。课改,它呼唤着课堂教学要走向现代化。不可否定我们曾经用过的不少课件运用现代媒体教学确实起到不小的作用,教师利用电脑设计教学情境,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兴趣浓厚,热情高涨,试想在这样的情景下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了。

五、教学过程,变单边为互动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因此,教师应变“单边活动”为“多边互动”,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互动和共同发展。

六、教学内容,变枯燥为富有情趣

传统的数学原教材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有的教师又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多都是以书教书,势必让学生感到数学内容枯燥无味,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变抽象为形象,变无趣为有趣,使课堂永远对学生充满一种魅力。例如,在教学“圆锥曲线”时,教师先出示“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画面,然后教师富有激情地说: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中华民族在攀登科技高峰征途上完成的一个伟大壮举。那么,有谁知道,载人飞船是按什么曲线飞行的呢?这时,学生的求知欲基本上都调动起来了,一个个想必都想探个究竟?!新颖别致的课件,简洁明快的话语,创设出一种浓郁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了不起”。

七、教学结构,变封闭为开放

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所有问题皆在课内解决,教师都想把所有的问题讲明白,学生时时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为了让数学课堂结构适应教育观念的变化,变封闭式为开放式,给学生广阔的时空,教师应做到以下“六个”方面的开放:一是开放组织形式。如教学统计概率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到农村、厂矿去调查诸如农作物种植情况,农民收入情况等等。二是开放教学内容。“老”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生活脱节的现象。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向校园、家庭和社会寻找鲜活的数学内容。三是开放教学形式。允许学生根据学习需要,或是课前自学或是尝试练习,或是提出疑问,或是小组合作等不受限制。四是开放教学过程。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机会,变预设为生成,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产生的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进程,促进教学不断生成和发展。五是开放教学评价。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整体性、激励性、发展性功能,注重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元、评价标准多元。六是开放数学题型。如数学题中进行条件开放、问题开放、解答开放,为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

随着课改的全面铺开,我们将会面临许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怀着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一定能寻到行之有效的办法。

【编辑:陈 倩、俞文炎 审核:修红英 监制:吴江滨】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6815000

邮件:lyctyz@163.com

地址:长汀县兆征路50号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1600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