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薪火相传;青蓝携手,共赴山海。为加速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10月31日,长汀一中“青蓝同心,携手同行”2025-2026学年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在新校区隆重举行。长汀一中总校副校长周飞南,分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戴燕祥,分校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谢仰金,分校副校长刘成金、陈元明及全体师徒结对教师出席活动。仪式由分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戴燕祥主持,为百廿汀中的教育传承写下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致辞:以师为基,点亮教育薪火

仪式伊始,总校副校长周飞南发表致辞。她指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支柱,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新鲜血液,骨干教师是学科发展的中流砥柱。“青蓝工程”作为学校“一校三区”教师培养中心工程的核心载体,既是经验的传承,更是智慧的碰撞。
“我也曾是青蓝工程中的一名青年教师,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从教案的反复打磨到课堂的灵活驾驭,从学情的精准把握到育人的初心坚守,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前辈的倾囊相授。”周飞南副校长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深情寄语青年教师:“希望你们珍惜这份‘师徒缘分’,以师傅为镜,既要学习他们严谨治学的态度、精湛的教学技艺,更要传承他们立德树人的初心与担当;同时也要敢于创新,用青春活力为教育教学注入新动能,真正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时强调,各位导师要以“甘为绿叶衬红花”的胸怀,倾囊相授、悉心引领。这番话语高屋建瓴,既饱含对教育传承的深切期许,也为师徒双方指明了成长方向,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结对:一纸契约,共担育人使命

随后,分校刘成金副校长宣读2025年青蓝工程导师团及启航导师团名单。65位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组成导师团,25位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启航导师,他们是学校精心遴选的教育中坚力量。在庄重的音乐声中,魏水莲、黄金荣等导师代表上台领取聘书,校领导为他们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这一纸聘书承载的是学校的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育人责任。

签约环节温情涌动,魏水莲、曹万铨等师徒代表依次上台,郑重签署师徒结对协议书。笔尖落下的瞬间,不仅定格了师徒携手的约定,更开启了“传帮带”的育人旅程。其他师徒也在座位上同步签约,一张张协议书将前辈的智慧与后辈的热忱紧紧相连,预示着一段段教学相长的美好征程正式启航。
表态:双向奔赴,共谱成长华章

导师代表魏水莲老师发言时深情表态,全体导师将以“甘为基石”的担当,深耕业务、更新学识,让自己的“一桶水”成为滋养青年教师的“有源活水”;以“乐为桥梁”的热忱,敞开课堂、分享心得,在教案设计、课堂驾驭等方面倾囊相授;以“愿为益友”的真诚,倾听困惑、分享喜悦,成为青年教师生活中的暖心伙伴;更以“互为镜鉴”的谦逊,向青年教师学习创新思维与时代活力,实现双向成长。
学员代表李嘉睿老师则代表青年教师郑重承诺,将以“诚心、精心、细心、耐心”对待每一次学习,主动走进师傅课堂,用心感悟教学智慧;以“虚心受教”的态度,直面不足、接受指正,在批评中成长;以“潜心钻研”的毅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课堂中锤炼本领,努力成为一名让学生喜爱、让学校放心的优秀教师。
解读:明确职责,锚定成长路径

为确保“青蓝工程”落地见效,分校刘成金副校长详细解读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及导师职责。导师需每周批阅教学设计、听课点评,每月检查教学进度,指导青年教师完成论文、汇报课等任务;青年教师要制定长短发展目标,每周听课1-2节,每学期完成汇报课与公开课,定期提交教学总结。清晰的职责划分让“传帮带”有章可循,为师徒双方搭建了明确的成长框架。
总结:同心致远,书写教育新篇

最后,分校戴燕祥校长作总结发言。他强调,“青蓝工程”不是简单的形式配对,而是心灵的契合、理念的传承。他希望,蓝者能甘为人梯、悉心教导,将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递;青者能勤学好问、勇于创新,在传承中突破自我。他寄语全体师徒以此次结对为契机,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让教育智慧在碰撞中生根发芽,让百廿汀中的教育事业在薪火相传中蒸蒸日上,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明天。
青蓝同心,薪火不灭;携手同行,未来可期。此次师徒结对仪式,为长汀一中的教育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青年教师定能快速成长,师徒双方将以爱育爱、以智启智,共同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更多学子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