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法在化学解题中的运用
长汀一中 戴开腾
虚拟法就是在分析或解决问题时,根据需要和可能,虚拟出能方便解题的对象,并以此为中介,实现由条件向结论转化的思维方法。虚拟法在化学解题中有广泛的运用。
一、虚拟法在解化学平衡题中的运用
[例1] A、B、C、D为四种易溶物质,它们在稀溶液中建立如下平衡:
[解题思路] 可将水虚拟为容器,将A、B、C、D四种易溶物质虚拟为盛在“水—容器”中的气态物质。那么,加水稀释,“气体”的体积扩大,压强减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上述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溶液稀释时,平衡向溶质粒子总数增大方向移动。
[参考答案] 逆;因为稀释后,单位体积内溶质的粒子总数(或总浓度)减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单位体积内溶质的粒子总数(或总浓度)增大的方向移动。
[例2] 在一定温度下,某容器内存在如下平衡(平衡A):
A、气体的平均式量比原来大 B、气体平均式量比原来小
C、气体的平均式量与原来相等 D、依据题给条件无法确定
[解题思路] 容器容积缩小,反应向气体压强增大,即合成尿素[CO(NH2)2]的正反应方向移动,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气体物质的量每减少2mol,就有60g尿素生成——固体质量增加60g,气体质量减少60g。那么,可将平衡向右移动的结果虚拟为30g·mol-1的气体从反应容器中移出。由于原混合气体平均式量
[参考答案] D
综观例1、例2的解题思路我们发现,在解化学平衡的有关题中,灵活运用虚拟法可使解题方便。另外,依据盖斯定律即殊途同归原理,我们在解有关化学平衡题时,当某反应由平衡状态(一)转化为平衡状态(二)时,经常会虚拟中间状态(三),即状态(一)→状态(三)→状态(二),从而使问题更易解决。
二、虚拟法在解化学计算题中的运用
1、虚拟反应过程
[例3] 将11.6克CO2和H2O(g)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最后固体的质量增加了3.6克,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解题思路]2Na2O2+2CO2=2Na2CO3+O2;2NaOH+2H2O=4NaOH+O2,由于Na2O2足量,所以CO2和H2O(g)完全反应。可是,通入气体,固体质量增加的同时有气体产生,这就给固体质量增加的计算带来不便。但是,通过观察化学方程式发现,当通入2molCO2时生成了1molO2,我们就可以将此过程虚拟为往Na2O2中通入了CO而得到Na2CO3;同理,我们可以将Na2O2与H2O反应的过程虚拟为往过氧化钠中通入H2,即:Na2O2+CO=Na2CO3;Na2O2+2H2=2NaOH,依据质量守恒定律,CO的物质的量即为CO2的物质的量,H2的物质的量就是原来H2O(g)的物质的量。
[解题过程] 设原混合物中CO2的物质的量为x,H2O(g)的物质的量为y,依题意有:
44x+18y=11.6……①
28x+2y=3.6……②
联立方程①、②解得:x=0.1(mol) y=0.4(mol),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5mol,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参考答案] 23.2
2、虚拟反应物质的化学式
[例4] (2002年·全国卷)用足量的CO还原32.0g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g沉淀,则该氧化物是( )
A、FeO B、Fe2O3 C、CuO D、Cu2O
△
[解题过程] 设所求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xOy,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依题意可知:60g沉淀是CaCO3,物质的量为0.6mol,所以,反应中生成CO2为0.6mol
△
(xa+16y)g ymol
32.0g 0.6mol
讨论:①设M为Fe,即 a=56,则
②设M为Cu,即a=64,不符合题意
[参考答案] B
另外,我们在解有关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计算时,也经常用虚拟法。如:虚拟烃的分子式为CxHy,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分子式为CxHyOz等。
三、虚拟法在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的运用
氧化还原反应是贯穿整个中学化学的主线之一,是中学化学学习重点和难点,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又是氧化还原反应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常见方法有:(1)化合价升降法(2)待定系数法(3)逆向配平法等。
但是,在一些氧化还原方程式中,一些物质的化合价比较复杂,无法标出或判断这些元素的化合价,所以,无法用化合价升降法等配平。
[例5] Fe3C+HNO3-Fe(NO3)3+NO↑+CO2↑+H2O
[解题思路] 其中Fe3C中Fe和C元素的化合价无法得知,难于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这样可以采用虚拟法来配平,将Fe3C中Fe和C的化合价均虚拟为零价。
化合价共升13
所以,最小公倍数为13×3,则:
13×3
配平为:
再用观察法配平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27个HNO3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HNO3前面的系数再加27,最后,利用氢元素守恒可知H2O的系数为20。
[参考答案] 3Fe3C+40HNO3=9Fe(NO3)3+13NO↑+3CO2↑+20H2O
[巩固练习]用虚拟法配平以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Fe3P+HNO3—Fe(NO3)3+NO↑+H3PO4+H2O
2、FeS2+HNO3—Fe(NO3)3+H2SO4+NO↑+H2O
四、虚拟法在化学定量实验误差分析中的运用
高中化学常见的定量实验有:(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2)酸碱中和滴定(3)硫酸铜晶体水含量的测定(4)中和热的测定。在进行以上实验考查时,误差分析成为最常见题型之一。
[例6] 以下是某同学进行CuSO4· nH2O结晶水测定的实验时出现的情况,所测n值偏高的有( )
A、所称坩埚不干燥
B、晶体表面有水
C、晶体不纯(含有不挥发性杂质)
D、粉末没有完全变白就停止加热
E、加热时间过长,固体部分变黑
F、加热后在空气中冷却称量
G、加热过程中少量晶体溅出
H、最后两次称量相差0.12g
△
[参考答案] A、B、D、E、F、G
又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1)转移时有液体溅出(2)转移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等。可将操作(1)虚拟为全部溶液溅出,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操作(2)虚拟为全部溶质粘在烧杯壁和玻璃棒上,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由此可见,虚拟法在化学解题中有广泛的运用,只要努力寻找,正确分析,灵活运用,虚拟法就会给我们解题带来诸多方便。